近日诚利和,广东各地市陆续公布2025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南方》杂志记者梳理发现,截至7月30日,在已公布数据的16个地市中,梅州、汕尾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同比增长5.7%、5.3%,处于领跑位置。
叶石界 制图
此外,肇庆(5.2%)、深圳(5.1%)、惠州(5.1%)、湛江(5.1%)、潮州(5.1%)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超过5%,东莞、清远等超过全省平均增速(4.2%)。
梅州、汕尾增速领跑
近日,广东省统计局公布2025年上半年广东经济运行简况。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725.4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2%。全省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
目前已公布半年数据的16个城市中,有9个城市的增速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有7个城市增速超过5%。
上半年,梅州地区生产总值为720.5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1.24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226.12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393.23亿元,增长5.6%。
第二产业,成为拉动增长的关键因素。
具体来看,先进制造增长较快。上半年,梅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2.5%,制造业增长8.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4%。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82.2%,其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7%。
在梅州的工业发展中,产业园发挥出了有力的引擎作用。
统计显示,梅州10个省级工业园区(含集聚区)工业增加值合计增长16.2%。增长较快的园区有:梅县园区增长41.0%、融湾园区增长29.1%、五华园区增长15.9%、丰顺园区增长15.3%、梅江园区增长13.9%、兴宁园区增长11.9%。
上半年,汕尾地区生产总值739.9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53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213.60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435.82亿元,增长5.2%。
从数据可以看出,汕尾的三次产业增长都十分均匀。
汕尾经济保持相对较快增长,一个重要因素是得益于服务业加快发展。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比一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9.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4.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6.4%。运输市场较为活跃,公路客运量527.3万人,增长8.5%;公路货运量1932.6万吨,增长21.4%。
经济大市何以挑大梁
叶石界 制图
上半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18322.2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3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6505.56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11806.37亿元,增长6.1%。
一方面,工业生产稳步增长。
上半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4.2%。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7.1%,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8.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8.2%。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其中,民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9.0%、38.0%、35.8%。
另一方面,服务业回升向好。
上半年,深圳服务业增加值11806.37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10.9%、9.0%、8.1%。
从投资来看,虽然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0.9%,但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7%,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47.1%。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47.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32.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1.7%。
这意味着深圳的新质生产力不断释放新动能。
上半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15080.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8%,比一季度的3.0%提高了0.8个百分点。
历经一年低迷后,广州规上工业增加值重回正增长,上半年同比增长0.7%。
随着新能源车逐步发力,作为广州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产业企稳势头得以巩固。上半年,全市汽车产销两端持续改善,汽车制造业增加值降幅进一步收窄,其中新能源车产量增速在一季度转正后逐月提升,上半年同比增长9.5%。
而“两新”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带动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3%、7.5%;家用电冰箱、电风扇、智能手机等家电、电子产品快速产出,产量保持两位数较好增长。集成电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0.0%。
上半年,广州市货物贸易进出口6050.5亿元,历史同期首次突破6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5.5%。其中出口3969.1亿元,增长25.2%。
从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广州的出口不仅十分出色,而且对全省乃至全国稳外贸都有显著贡献。从增长贡献看,上半年广州市贡献了超过800亿元的外贸增量,对全国和广东的外贸增长贡献率分别达13.1%和46.7%。
此外,广州这个商贸之都,消费也颇为亮眼: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速逐月提升,其中5月、6月的单月同比增速均在9.5%以上。
作为广东GDP万亿级城市之一的东莞,上半年的地区生产总值6067.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87亿元,同比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3399.43亿元,同比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2653.55亿元,同比增长4.1%。
其中特别亮眼的是外贸进出口。
上半年,东莞外贸进出口总额7492.8亿元,同比增长16.5%。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23.1%,占全市进出口比重47.6%,比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保税物流进出口同比增长18.3%,占全市进出口比重26.4%,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
正在冲刺万亿级GDP的惠州,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2910.0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2.6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536.87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1240.57亿元,增长2.3%。
上半年,惠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保持两位数增长。“2+1”产业中,电子行业增长15.7%,石化能源新材料行业增长5.4%,生命健康制造业增长13.6%。新动能产业增势良好,规上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2%、15.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61.8%、42.5%。
日前,全省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暨省委财经委会议召开。省委书记黄坤明强调,全省各地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扛起沉甸甸的责任,客观清醒认识当前经济形势,锚定实现全年目标任务,积极应对新挑战、解决新问题,进一步提振信心预期,全方位挖潜提质增效,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力争在“半年稳”基础上实现“全年好”。
随后,各地密集召开2025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等相关会议,分析上半年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半年经济重点工作。各地全力“拼经济”,将有力推动广东经济回升向好。
《南方》杂志重磅栏目“区域观察”邀您进群:
1.您可通过我们原创分析文章,深读广东区域发展的经验和趋势。
2.诚盼提供各地实践线索,我们将遴选合适选题推出报道。
3.交流、吸纳读者意见,不断优化提升栏目品质。
区域观察链接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南方+记者|叶石界
【责任编辑】郭芳
【频道编辑】周丽娜 陈冰青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蒋玉 郭芳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诚利和
金富宝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