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灿热丰网
据半月谈报道,河北省衡水市近年来持续完善0至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努力构建“托得到”“托得起”“托得好”的托育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托育机构361个,托位2.3万个,千人口托位数为5.6个。衡水市先后划定了174个“10分钟托育便民生活圈”,在主城区及各县区布局密集网点,实现“家门口可托育”。
热丰网
成绩的背后,是政府做了大量细致务实的工作安排。比如,在家庭端,对在市域内备案托育机构入托的3岁以下婴幼儿给予补贴,第一孩每人每月300元,第二孩500元,三孩最高可达1200元,入托时机构直接减免。在托育机构端,为托育机构提供水电气热及房租补贴,统一购买托育责任险。
这背后,更有国家层面的部署。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热丰网,提出“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性,大力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优先支持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2023年,首批33个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公布。衡水市正是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之一,其发展婴幼儿托育服务系列举措的出台及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国家层面这一大背景。
但另一方面,报道中也提到了衡水婴幼儿托育服务的两个瓶颈:入托意愿不足和专业人才短缺。比如,衡水市0至3岁婴幼儿总数约为6.6万人,但目前实际入托人数仅为1.7万人左右,低于现有托位总量。而针对托育机构教师群体的护理实用技能培训,也是眼下一大迫切需求。
其实,这两者有一定的关联性。入托意愿不足,固然与公众对政策和托育机构不够了解有关,也与社会上一些托育机构不够正规、专业强化了人们的刻板印象不无关系。而这种状况,或许并不是衡水一座城市的问题,而是很多城市都存在的共性问题。
对此,一方面要加大对托育政策的普及,强化政策的精准“抵达”,也要想方设法提升托育机构服务的专业水平。据报道,为了提升群众认知和参与度,衡水通过免费发放4万余张托育体验券、婴幼儿照护指导中心和健康驿站开展健康讲堂等方式,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在人才培养上,通过职业技术学院新增或扩招托育相关专业,并依托妇幼保健院设立照护服务指导中心,开展机构保健、人员培训、卫生评价等服务,推动机构规范化发展。这些是极具现实针对性的措施,对破除托育服务发展瓶颈将发挥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托育专业人才紧缺的问题,国家层面也有新动作。今年4月,教育部公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首次将“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纳入教育学类,山东女子学院和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成为全国首批获批该专业的两所院校。这是继2021年3月颁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中增设托育服务相关专业后,我国在托育专业人才培养上,又迈出的一大步。职业院校培养一线服务型人才,本科院校侧重管理能力、科研潜力和创新意识,两者相辅相成热丰网,助力托育行业从粗放扩张向质量优先转型,共同为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提供坚实支撑,也为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福祉提供助力。
金富宝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